一、课程名称: 基础化学实验(2)
二、课程代码: CHEM12120
三、学时和学分: 32学时,1学分
四、适用专业: 制药、化工、应化、材化
五、先修课程: 无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
六、使用教材:陈昌国,曹渊编.《现代基础化学实验》,重庆大学出版社
七、参考书目
[1]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研室主编.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 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编写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 北京:高教出版社,1998
八、课程描述
《基础化学实验(2)》是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实验必修课。需1个学期完成的课程。通过做实验,学生可以直接获得大量物质变化的感性知识,经思维、归纳、总结和提高,加深对理论课中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并运用其指导实验。经过严格的训练,使学生能规范地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术。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确定物质组成、含量和结构的一般方法;掌握常见工作基准试剂、常用的滴定方法和指示剂的使用;建立严格的“量”的概念,并学会运用误差理论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由于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查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测定数据,并加以正确的处理和概括,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正确表达,练习解决化学问题。
九、教学目标
1.课程教学目标
分析化学实验是综合性大学化学系各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之一,它密切配合分析化学课堂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分析化学中的有关理论的理解,通过分析化学实验技能的严格训练使学生正确掌握定量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验设计与操作;建立“量”的概念、“相对误差”的概念和“有效数字”的概念,培养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激发实验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总体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及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
① 授课环节:给学生讲解化学分析原理,操作,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 实验实作: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③ 报告记录和写作: 训练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态度。
3. 课程的知识贡献和学时安排
实验项目 |
知识贡献(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 |
学时 |
实验1 基础操作练习 |
定量分析的基本操作技术、分析化学的任务、目的、分析方法的分类,电子分析天平的使用 |
了解分析化学实验的任务、目的、分析方法的分类;正确和熟练地掌握化学定量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 |
4 |
实验2 混合碱组分含量的测定 |
滴定突跃、指示剂选择与使用 |
掌握Na2CO3基准试剂、常用的指示剂的选择,掌握酸碱滴定突跃、指示剂等;利用终点误差,判断能否准确滴定或分步滴定。 |
4 |
实验3 食醋总酸度的测定 |
滴定突跃、指示剂选择与使用 |
学习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方法;了解强碱滴定弱酸的反应原理及指示剂的选择,掌握滴定溶液的标定方法。 |
4 |
实验4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
滴定突跃范围;滴定的原理、滴定突跃等 |
掌握Na2C2O4基准试剂和指示剂的使用。 |
4 |
实验5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
滴定的原理,滴定突跃范围; |
掌握间接碘量法测定步骤,熟悉剩余返滴法操作。 |
4 |
实验6 污水中苯酚含量的测定 |
氧化还原滴定滴定的原理、滴定突跃等 |
掌握碘量瓶使用方法,空白试验实行方法。 |
4 |
实验7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 |
光光度法的特点;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工作曲线法; |
了解分光光度法测定步骤,熟悉配合物的选择方法。 |
4 |
实验8 蛋壳中CaO含量的测定 |
设计性实验,涉及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综合应用 |
掌握正确、合理地选择实验条件,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的方法。 |
4 |
十、教学方法
《基础化学实验(2)》实验教学方法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课前学生根据实验教材对实验内容、实验理论及实验操作进行预习,通过预习后学生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第二个阶段为实验前老师对实验基本操作进行演示,并对实验关键操作进行提示讲解,学生根据预习和老师的预先讲解进行严格的实验,记录详细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中间允许学生自己探索实验过程。实验中和实验后,学生根据自己对实验的理解及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与老师展开讨论,实现实验教师和学生的交流;第三个阶段为通过前面两个阶段学习和实验记录之后进行第三阶段的归纳总结,最后完成实验报告。
十一、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1. 考核方式
基础化学实验(2)的基本技能训练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在评定学生成绩时,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来确定,平时成绩占60%,考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又分为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包括规范的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和实验记录等。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及原始记录、数据处理、实验结果及完整的分析讨论等。实验预习占10%,实验操作占20%,实验报告占30%。考试成绩的评定可以选择两种方式:(1)选择一次设计性实验作为考试,占总成绩40%;(2)选择实验知识点进行笔试外加设计性实验考试,各占20%。
2. 成绩评定方式
按五级制记成绩:优(≥90)、良(≥80)、中(≥70)、及格(≥60)、不及格(< 60)。
大纲制定人: 杨文静
大纲审定人: 熊燕
制定时间: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