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程名称:专业综合实验
二、 课程代码:CHEM42200
三、 学时和学分: 96学时,3学分
四、 适用专业: 应用化学
五、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结构化学和电化学原理;应化基础实验
六、 使用教材:自编讲义
七、 参考书目
[1] 巴德 (Bard A.J.)、福克纳 (Faulkner L.R.)、邵元华等译,电化学方法原理和应用(2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01).
[2] 李荻,电化学方法原理 (第3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8).
[3] 张鉴清,电化学测试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9).
八、 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实验技术基础课,它是在电化学原理、电化学测试技术和应用电化学等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用理论课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活动,将缩小课本学习与实际生产的距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把培养学生的科学观、社会观、价值观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能接受新世纪挑战的人才。
九、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专业基础课程相关知识,掌握应用化学,尤其是应用电化学领域的电池、电解、电镀、电泳的原理与工程化实施的各环节及关键点,掌握化学化工常用分析方法和仪器的使用,材料制备与性能表征;掌握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方法;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所学课程的实验方法,正确使用电化学工作站等仪器设备。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验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将此前所学基础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使其具有合理抽象、逻辑推理、物理现象综合分析。培养学生思考,使其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意创新意识,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怀有浓厚的兴趣,富有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
实验项目 |
知识贡献 |
教学要求 |
学时 |
锂离子电池制备与性能测试 |
典型二次电池制备及性能测试 |
掌握二次电池材料制备、电池装配要点与难点,电池性能测试方法 |
8 |
有机物电合成与性能测试 |
电解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电化学合成的基础理论与操作要领 |
8 |
电镀工艺和镀层性能评价 |
表面处理、磷化、电镀及镀层性能测试 |
掌握电镀工艺各环节及关键节点 |
8 |
电泳涂装与涂层性能测试 |
电泳流程与涂层性能测试 |
掌握电泳原理、实现过程及涂层测试方法 |
8 |
铝的阳极氧化、染色及性能测试 |
表面前处理、电化学氧化、染色及氧化层性能测试 |
掌握阳极氧化理论、染色原理及评价手段 |
8 |
电化学方法评选缓蚀剂 |
缓蚀剂作用,极化曲线和阻抗评选缓蚀剂 |
掌握极化曲线和阻抗评选缓蚀剂原理与方法 |
8 |
氢氧燃料电池测试与仿真 |
氢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物质与电荷传递 |
掌握仿真软件模拟电池内物质与电荷传递过程 |
4 |
阳极溶出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自来水中微量的铅 |
溶出伏安法测量重金属 |
掌握溶出伏安法原理 |
4 |
光谱法测定废水中微量苯酚 |
光谱法测定废水中酚类物质 |
掌握光谱法测定酚类的原理 |
4 |
活性炭去除空气中甲醛 |
活性炭的吸附性对甲醛的去除 |
掌握活性炭性能测试方法 |
4 |
微孔滤膜的孔径及孔径分布的测量 |
滤膜微孔孔径及分布的测量 |
掌握微孔孔径及分布测量原理 |
4 |
电化学传感器制备及性能测试 |
传感器制备原理、方法及性能测试 |
掌握至少一种传感器制备方法 |
4 |
虚拟仪器(恒电位仪)开发 |
虚拟仪器开发思路及性能 |
掌握虚拟仪器开发思路及软件使用 |
4 |
金属基体特殊润湿表面的构筑及表征 |
金属功能表面构筑、固体表面能测定,亲疏水性测定 |
掌握功能表面构筑及表面能测定原理 |
8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材料制备与性能测试 |
染料敏华太阳能电池材料制备、性能测试 |
掌握染料敏化 |
4 |
多孔硅的制备及光致发光 |
多孔硅制备,光致发光性能 |
掌握多孔硅制备原理与方法,以及光致发光性能测定 |
4 |
蛋白质等电点测定与氨基酸呈色反应 |
蛋白质与氨基酸性质测定 |
掌握蛋白质与氨基酸性质测定方法 |
4 |
十、 教学方法
验证性实验以及设计性小课题研究等。
十一、 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对学生每次实验进行考核,不单独进行期末考核。
成绩评定方式:学生出勤,15%;平时表现及回答问题,15%;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考察,70%,最后的成绩由三部分加权获得。课程成绩每次实验平均得出。采用五级记分。
大纲编制人:向 斌
大纲审定人:余丹梅
制定时间: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