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季的号角已经吹响,2015届毕业生们也迎来了大学的最后一战。为帮助化院学子如愿与心仪企业“联姻”,2014年10月8日19:00,化学化工学院在重庆大学A区研究生院108教室特邀学工部就业指导中心王麟凯老师为2015届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做了“社会人才需求及毕业生应对——化工学院2014年就业指导”专题讲座,研究生辅导员谢丽老师、2011级辅导员姜鲁宁老师和众多应届毕业生参加了此次讲座。王老师从今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社会及用人单位需求、用人单位招聘特征个方面作了相应的讲解。

褪去前两年的就业难热度后,今年迎来了见好趋势,用人单位招聘特征体现为三点:来得早、需求大、要求高,但在人才选拔方面却越来越谨慎,这无疑给毕业生创造利好择业环境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对于今年就业形势的“双刃剑”,王老师着眼中国传统文化的“道”、“术”、“势”另类诠释了当代求职必备技能。“道”即志向,希望毕业生明确自己的求职意向;“术”即技巧,强调毕业生的相关求职技巧;“势”即力量,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

在这样一个机遇与压力并存的环境下,如何能脱颖而出呢?准确把握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是关键。王老师一针见血指出四点“制胜法宝“:一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职业精神——责任感;三是学习适应能力;四是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为真正实现“人岗匹配”,王老师提出求职五件事模型:定位、分析、匹配、行动、面试,能否切实具备四件“制胜法宝”并依照模型执行是能否成功进入心仪企业的核心战斗力。

针对同学们聚焦的面试问题,王老师现场上演“职来职往”,进行零距离面试模拟,研三学长即兴自我介绍,王老师麻辣点评、剖析要点。自我介绍是面试的第一印象,重点传递三层信息:第一是进入该公司的强烈意愿;第二是自身所拥有与该公司需求所匹配的能力;最后是具备积极热情、任劳任怨等职业精神。在介绍过程中,王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表述清晰、亮点突出和客观公正。对于用人单位在面试过程中会提及的相关类型问题,如背景性、知识性、思维性、经验性等,王老师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简而言之就是“start”原则,即准确自我定位,快速融入情境、把握重点问题等。
最后,王老师还分享了一些简历制作、HR考察方式、数字运用等信息和策略,他希望2015届毕业生都能够学以致用,在找工作中奋力出击,顺利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